学校主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领军梯队 > 正文

学科建设

1 2 3

热能工程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发布日期:2017-08-03 09:22:38浏览:


热能工程团队2014年获批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刘晓燕教授,后备带头人刘立君教授、李栋副教授。现有教师18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9人,硕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3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黑龙江省属普通高校战略后备人才1人,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梯队中教师学术兼职包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奖励计划通讯评审专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库专家,国家拔尖人才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霍英东基金评审专家,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石油天然气专业国家命题专家、国家计量认证节能监测评审专家等。另外,一些教师为国际SCI检索杂志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Petroleum Science和国内一级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化工学报、航空动力学报、内燃机学报、工程热物理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等审稿人。

热能工程学科是研究能量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其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目前国内外热能工程学科的研究重点方向是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效转换利用;锅炉等动力设备高效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系统(过程)能量梯级利用,余热充分利用;能源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等。热能工程学科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理论基础学科,涉及能源的开发、生产及应用等环节,对国家能源的发展、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我校热能工程硕士点获批于1990年,本科专业开办于1986年。该领军梯队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省级重点学科等为依托,紧密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的强烈需求,跟踪热能工程学科国际研究前沿,在能量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根据热能工程学科发展的优势和基础,结合学校和行业特色,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发展前途的四个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油气水多相流动理论及应用研究。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加热集输能耗巨大,进行油气水多相流动理论及应用研究对油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油气水多相流流型及机理研究,提出了利用油气水流型及温度、压力等参数确定安全混输技术界限的新方法;(2)油气水埋地混输管道热力水力计算方法研究,创新了数学模型,为科学运行管理提供了基础;(3)胶凝原油颗粒-水多相流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实现了胶凝原油的水力悬浮输送,带来了集输方式的突破性进展;(4)油气水安全混输运行管理方法研究,开发了管理软件,实现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节能效益显著。

研究方向之二:多孔介质热质传递及多场耦合作用机制研究。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研究等已经渗透到许多学科和新技术领域,对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具有深远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多孔介质热水力力学传质耦合作用机理研究,提出了油藏多孔介质的“三箱”分析模型;(2)孔隙分布特性研究,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多孔介质孔隙分布描述方法;(3)多孔介质非线性渗流特性研究;(4)油气藏热流固耦合及数值模拟研究等。

研究方向之三:管道输送过程传热传质技术研究。管道输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研究管输送过程的传热传质技术,对学科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热力管道泄漏机理及检测方法研究,形成了红外温度检漏方法与技术;(2)热油管道停输再启动传热及安全技术研究,首次给出了长输管道允许热力开挖长度的确定方法。(3LNG管输节流过程热力学特性研究,利用GERG-2008模型计算LNG节流过程的热力性质变化,分析节流过程对LNG输送安全性的影响;(4)绝热技术研究,研发了多种保温保冷结构,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研究方向之四:能源领域热辐射特性及应用研究。本方向以能源领域辐射特性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为背景,结合工程实际对能源转换过程中热辐射特性发展的技术需求,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1)太阳能高温光热转换过程中的多尺度、多场耦合问题;(2)微尺度结构辐射特性研究,为太阳能光伏、光热利用中的光能收集表面以及热辐射器辐射表面设计和优化提供必要的理论模型和方法;(3)半透明介质光热特性研究,获得多种光学窗口和液态碳氢燃料的热辐射物性,为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5年,热能工程团队一直从事热力学基础、能源利用及石油开采及输送等交叉课题研究,在油气水多相流动理论及应用、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管道输送过程传热传质、能源领域热辐射特性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9项,省教育厅重点及面上项目9项,其他厅局级项目70余项。承担省级教改课题5项。其“油气集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与应用”省攻关重点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炼油绝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部在役热油管道开挖修复过程热力水力安全性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先进水平。

5来,热能工程团队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Heat transfer research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Advance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Petroleum Science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国内一级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化工学报、航空动力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90篇。

多年来,研究团队一直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努力扩大研究方向、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同时,注重和所在区域及研究领域相结合,一些研究成果已在石油石化等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油气集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在油气集输过程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经济效益1140万元,同时可使油气集输过程能耗下降3%以上;炼油绝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在一些石化企业得到应用,年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

 




版权所有 ©  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街99号 邮编:163318 电话:0459-6504343